康熙二十年《会稽县志》记日:“越酒行天下,其品颇多,而名老酒者特行。”当时几乎“城乡无处不酒家”,绍兴乃有“酒乡”、“酒城”、“酒国”之称。清代童岳荐编撰的饮食名著调鼎:集 》则对绍兴酒的历史演变 、品种和优良品质进行 了较为全面的阐述,书中认为:“天下酒有灰者甚多, 饮之令人发渴,而绍酒独无;天下酒甜者居多,饮之令人体中满闷,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,走而不守,故嗜之者为上品..几遍天下矣。”清朝梁章矩在《浪迹续谈》中也说:“今绍兴酒通行海内,可谓酒之.宗..至酒之通行,则实无他酒足以相抗。”清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品饮绍兴酒,“ 越酒行天下,东浦酒最佳”的诗句正出自其口。
清代诗人袁杴在《随园食单》中写道:“绍兴酒如清官廉吏,不参一毫假,而其味方真,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,阅尽世故,而其质越厚。” 此外,袁杴又说:“绍兴酒不过五年者 ,不可饮。”由此可见,绍兴老酒除了贮存年代久远的特点外,品质也属-流,故-些大酿坊常以“陈年老酒”或“远年陈绍”来标榜所酿之酒的品位。明清时期,各大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“云集”、“王宝和”、“茅万盛”、“善元泰”等著名酒坊皆成立于这个时期。其中有几家一直 延续到现在,如生产会稽山绍兴黄酒的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即由“云集”酒坊演变而来。
为进一步扩大销售 ,这一时期,一 些眼光独到的酿坊开始在杭州、 上海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开设酒店、酒馆或酒庄,经营零售与批发业务,并供应杭州胡庆余堂和北京同仁堂药店制药用酒,绍兴黄酉的年销量开始达万吨以上。
